多多刷题,目前暂时分为三类习题:
过关练习 | 每个章节的必过练习,没过就是犯罪! |
模型练习 | 根据模型分类,刷了就会! |
狂暴模式 | 刷就完了,我管你这哪的!(提升速度) |
学习的味道——“尝尝就知道了.”
从很多年前开始,我就常在网上看到各类质疑“中国式教育”的声音,前段时间更有爆火的词汇——“小镇做题家”,用以形容所谓的“高分低能”。
他们对通过考试获得求学机会的孩子们充满偏见,甚至认为通过中国高考诞生的都是——“只会刷题,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‘书呆子’ ”.
于是普罗大众都开始对刷题这件事情有所偏见,当然,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大众对刷题厌恶,然后找借口来推脱而已。很多学生觉得自己上课听懂了就行,于是作业就随便写写,应付了事。
这件事情倘若只是少部分人信以为真,那也不是什么大事,人总是需要给自己一个逃避的借口,怕就怕在“骗哥们可以,骗自己不行啊!”.
事实上,很多学者已经强调过这样一个事实——所谓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本身就是伪命题.在我看来也是一样,并不存在一种所谓的“教育”可以让我们在不记忆、不练习、不思考的情况下就拥有所谓的“素质”.
下面这段话来源于我最近在写的书中:
我经常会拿以下例子问我的学生:
我:柠檬是什么味道的?
学生:酸的。
我再问:醋呢?
学生:也是酸的。
我接着问:“那么他们是一个味道吗?”
学生:“不是。”
我:“既然不是一个味道,为什么会用酸来形容两者的味道?”
学生:“……”
那么这个问题,我也问读者:“柠檬是什么味道的?”
经常吃过柠檬的朋友们都知道,柠檬有一些独属于自己的清香,酸里可能又带一点点多甜.如果再算上柠檬皮的话,还会有一些苦味.
如果现在我希望你能将柠檬味道通过语言描述出来,传达给另一位从来没有见过柠檬、吃过柠檬的人的让他知道是什么味道的,有可能吗?
你应该知道,你是没有任何办法的,除非你说“尝尝就知道了”.学习也是一样的,所谓的刷题,就是带你品尝知识的味道.不过,刷题不是买一本教辅从头刷到尾,有一些题目一定要刷,而有些题目不是现在刷,有些题目刷了没多大意义.这些事情作为学生是很难有自己判断的,老师的作用大概就是这样.
刷题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成绩,
而是在亲口品尝知识的味道.